西班牙人在中国经商20年后回国 感叹西班牙停滞不前人们思维陈旧
华新报-欧浪新闻9月23日(马德里 柳传毅)在西班牙的华人多数是老华侨,平均定居十年以上恐怕不夸张。这些老华侨回国的话,吃惊的是家乡的发展变化之快,这可能是很多人的归国感受。觉得对比之下,我们这些华侨落后了脱节了,跟不上中国城市的充沛活力和动感。同样,西班牙有近700万人在海外谋生,包括在中国,和我们相反的是,这些西班牙人返回西班牙家乡时,不是感叹西班牙的变化,而是似乎停滞不前。
在中国生活多年的西班牙人阿德里安·迪亚斯就是这样的人,他分享了生活在西班牙与中国的差异。迪亚斯是商人,在中国生活和经商20年,他自称已经很适应中国的飞快节奏和强烈的集体意识,而回到欧洲后,让他感受到一种社会文化冲击。
迪亚斯在西班牙人主持的播客里分享了自己返回西班牙后的体会。迪亚斯说,返回欧洲后,让人感到这里的行政程序缓慢、客户服务效率低、职场氛围松散等问题,这些很令人沮丧。
迪亚斯表示自己在中国的融入过程顺利而充实,无论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上,都获益良多。但让他意外的,重返西班牙后却感到一股失落,“我在西班牙只呆了15天,就想回(中国)去了”,他坦言西班牙让他感到一种停滞不前的气息:“我和朋友们讨论话题,他们还是20年前那些老看法。”他将这种情况与在中国的所见所感进行了对比。
虽然中国存在挑战,但经济依然保持稳定增长。“中国经济增长4%,明年预计将达到5%。”而相比之下,西班牙的发展步伐更为缓慢,在他看来,这反映了缺乏长远愿景和活力不足的体系。
未知迪亚斯和朋友们争论了什么话题,但似乎与中国有关,因为他紧接着说到了中国的经济。迪亚斯似乎抱怨朋友对中国的看法还停留在20年前的轻视。
实际上,不仅一些西班牙人这样,包括精英界、一些媒体和某些政客还是20年前的陈词泛调。时常阅读的人会发现西班牙一些媒体多年来不断灌输传播中国经济崩溃论,但这个日子却始终未到来。
今年,西班牙一个翻译家把30年前在美国出版的关于华人蛇头组织偷渡的暗访小说翻译成西班牙文,6月时,西班牙媒体La Razon津津乐道地介绍了这部译本。这些灌输,也许是让不少西班牙人目光依旧停滞在20年前的原因之一。
迪亚斯也没有将中国理想化。他也坦率指出一些问题,例如经济和职场监管宽松,以及政府对一些灰色领域的容忍。“在那里,黑钱支付(指不报税的交易或工作)很常见,政府也默许。在一个集市上,几乎所有人都是黑色交易,政府很清楚但不干涉,为什么?因为干预的话等于毁灭整个行业。”他认为,这种做法虽然存在争议,但却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经济的灵活运转,与欧洲过多的“自我束缚”法规形成了鲜明对比。
迪亚斯还谈到中国的创业和职场文化,他在中国成立了一个公司,原想把西班牙的周末双休文化带到中国,但这种周末停工文化在中国会被质疑,“他们怀疑你的工厂业务不好,所以周末停机。这会给你带来不利影响。我周末时发现我的秘书在其他地方上班,我问她为什么不休息?她说休息两天太多了,我家负担多所以要拼一下。”迪亚斯说自己的中国妻子劝他改变这种周末休息做法,于是公司改成周末也开工。
迪亚斯的这个说法,甚至被南美洲厄瓜多尔媒体报道,但报道变了味,厄瓜多尔媒体颇带优越感地对比说,“在中国职场是没有周末的,他们都是心甘情愿地干七天的活。”实际上,中国也是双休制,但一些企业工厂不会周末关门,如西班牙的超市、酒吧等周末也开门一样。
最后,迪亚斯提出反思说:欧洲是否失去了适应快速发展的能力?西班牙媒体说,很多像迪亚斯这样在海外谋生的人,对他们而言的难受是,返回西班牙时,发现家乡的时间仿佛停滞不前。实际上,去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一个企业家也是迪亚斯这样的回国感受,他说西班牙一些城市的技术起码落后中国十年,人们散漫缺乏活力和进取心等。
(欧浪新闻信息来自西班牙政府官方、埃菲社及世界报、国家报等当地主流媒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