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以环保为名削减中国产电动车补贴,法国与英国率先行动
华新报-欧浪新闻网10月7日讯 (秋白)欧洲多国正在调整电动汽车补贴政策,逐步减少对中国制造电动车的支持,但同时又在政策设计上避免被指“歧视中国”。这些国家以“环保”为理由,制定新的补贴标准,从碳排放指标入手,间接排除中国产车型。法国是最早实施此类政策的国家。其“生态奖金(Ecobonus)”计划以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为依据,从原料开采、生产到运输均计入评分体系。由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制造业能源结构中仍有大量煤炭使用,几乎所有在这些国家生产的电动车都被排除在补贴名单之外。
英国近期也推出了类似机制,名为“电动车补助”。该政策仅向碳排放标准最高、生产过程最少依赖化石能源的车型提供最大额度的补贴。虽然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入巨大,但仍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因此绝大多数中国制造电动车将难以获得英国的财政支持。
目前,西班牙和意大利被认为是可能跟进的下一批国家。据欧洲环保组织“运输与环境联盟”称,这两国对建立类似的环境评分体系表现出“强烈兴趣”。法国的评分体系中,70%的分数来自车辆的碳足迹;英国的计算更进一步,还考虑到生产电力来源的碳排放水平。依赖煤炭或天然气的国家(如中国)会在这一体系下被大幅减分。
不过,西班牙目前尚未对其现行的电动车补贴计划(MOVES计划)进行修改,也没有任何官方草案或声明显示将根据生产国的碳排放水平来调整补贴标准。若直接将中国制造车型排除在外,可能引发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争议。
欧盟成员国因此普遍采用“绿色”理由来规避贸易歧视指控。表面上,这些标准旨在推动全球清洁生产,实际上则通过复杂的碳排放核算体系限制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这种做法同样可能影响到欧洲品牌。部分欧洲厂商的电动车,如西雅特旗下的Cupra Tavascan或英国Mini的电动车型,也是在中国工厂生产的,因此同样可能被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
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正研究为“欧洲制造的平价城市电动车”创建新的监管类别。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9月12日与车企举行的“战略对话”中表示,欧洲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电动车产品,以在全球竞争中保持独立与优势。
简言之,欧洲的电动车补贴政策正经历一场“绿色转向”——在不触犯国际规则的前提下,用环保标准替代贸易壁垒,重新划定中欧电动车竞争的边界。
(欧浪新闻信息来自西班牙政府官方、埃菲社及世界报、国家报等当地主流媒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