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泰戈尔在故乡加尔各答附近的圣蒂尼克坦创办了印度国际大学,这里成为他实践教育思想的地方。1924年访华让泰戈尔深刻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意识到中印两国在文化上有着深厚的渊源和广阔的交流空间,在泰戈尔及其他中印友好推动者的不懈努力下,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于1937年成立,成为印度首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泰戈尔正与谭云山交流
中国学院成立前,中国学者谭云山在印度国际大学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等课程。泰戈尔与谭云山于1927年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授课时,谭云山努力传播中国文化,通过中文让印度学生了解中国的语言之美,同时讲授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让印度学生和学者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
经过泰戈尔、谭云山以及其他志同道合学者的努力,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终于成立,印度国际大学得以系统性地开设中国研究课程,为中印两国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搭建重要平台。
中国学院的成立吸引众多中印学者和学生的关注。学院秉承“研究中印学术,沟通中印文化,融洽中印感情,联合中印民族,创造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大同”的办学宗旨,开设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哲学等多门课程,为中印学者研究对方国家的文化提供便利。
泰戈尔邀请了多位中国学者、艺术家到这里讲学、创作。1939年,画家徐悲鸿应邀来到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讲学。在印度期间,徐悲鸿为泰戈尔画了多幅肖像画,其中泰戈尔的彩色画像在如今中国介绍泰戈尔的书籍中被广泛使用。
徐悲鸿为泰戈尔画的肖像画
1940年2月,圣雄甘地拜访泰戈尔,泰戈尔将徐悲鸿介绍给甘地,徐悲鸿还为甘地画了一幅传神的半身像。随后,泰戈尔还帮助徐悲鸿在印度举办个人画展。
北京大学在引入印度文化研究方面也做出了诸多努力,蔡元培曾聘请梁漱溟在校教授印度哲学。据记载,梁漱溟的课大受欢迎,实际到教室听课的人数比注册课程的学生多了很多,也因如此,学校后来不得不把这门课调到另一间更大的教室进行。
北京大学还曾举办中印联合画展。1948年,北京大学为印度留学生和中国画家举办中印联合画展,胡适、徐悲鸿、朱光潜、季羡林等学者出席,为中印文化交流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