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霉霉”成大选“关键角色”,美“名人政治”遭质疑

[复制链接]
查看249 | 回复0 | 2024-3-11 04: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越南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孟翰 郑可 环球时报记者 徐嘉彤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董铭】14座格莱美奖、全球销量最高的音乐人、Instagram拥有约2.8亿粉丝……自2006年正式出道以来,34岁的泰勒·斯威夫特(昵称“霉霉”)早已从当年那个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乡村音乐女歌手,成为全球音乐界的“天后”级人物。而在其他领域,她的影响力也早已超越歌手的身份。“斯威夫特经济学”展现了其影响力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她去年发布一条帖子便带来3.5万名新选民注册也足以体现其影响政治天平的魅力。3月5日,斯威夫特呼吁粉丝参与总统大选投票,也让美国媒体关于“名人政治”的讨论越发热烈。事实上,美国“名人政治”是长期存在的现象,也是该国特有的政治文化传统。不过,已有美国舆论开始质疑这种传统,认为“美国需要政治家来治理国家,需要演员去表演,而不是让演员去治理国家,让政治家去表演”。

拜登、特朗普都拉“霉霉”助选

成名之初的斯威夫特曾被视为“美国甜心”,随着她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有评论文章将她形容为“音乐行业先驱和文化偶像”。2014年,她因版权纠纷宣布从流媒体平台删除自己的所有歌曲,最终以更优厚的条件重返流媒体平台,开创艺术家与流媒体服务谈判的先例。2019年,斯威夫特又因与前东家陷入专辑母带版权纠纷选择与资本“硬刚”,自己重新录制旧专辑,引发公众关于艺术家权利的讨论。

此外,斯威夫特也是性别平等、LGBTQ+群体权利的倡导者,并直言不讳地批评种族主义、白人至上、警察暴行、性别歧视和同性恋恐惧症等。去年,斯威夫特的“时代巡回演唱会”在美国西雅图造成了巨大的轰动,粉丝们与斯威夫特的互动引发了“相当于2.3级地震的效果”。作为创造这一纪录的一员,24岁的大厂程序员凯莉感到非常骄傲,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为泰勒欢呼,不仅因为她有具备感染力的作品,也因为她为女性群体、为自由主义代言。”凯莉支持斯威夫特表达政治立场的做法,“我希望她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年轻人更关心政治和社会问题。”

泰勒·斯威夫特,资料图,图自美媒

而住在华盛顿州东部的农民马特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不怎么了解年轻人的东西,但我的孙子们总是谈论泰勒,她的名字也总出现在新闻里。”华州东部的政治倾向比较接近爱达荷州、蒙大拿州等以农业为主的共和党州,有不少居民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不过比起政治,马特更关心自己的农田收成如何。对于选举,他更愿意去听候选人怎么说,而不是有影响力的明星怎么呼吁。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多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当选“年度人物”的斯威夫特,曾因不关心政治而受到批评。一些左翼媒体曾刊文攻击她没有加入那些他们认为的“直言不讳的自由派名人”行列,而2018年她在选举问题上的公开表态让批评者感到“震惊”。当时她支持的民主党参议员候选人菲尔·布雷德森败给了共和党参议员玛莎·布莱克本,斯威夫特在一段视频中激动地说道:“我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就算布雷德森没有获胜,至少我尝试过了!”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称,斯威夫特的超高人气以及她对谈论政治问题的意愿,可能使她成为今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关键角色”,这场“可能在两位老男人之间展开的竞选”也许会被这位全美最著名的34岁女星所影响。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的竞选团队正积极寻求斯威夫特的支持,以提高年轻选民对拜登的热情。而保守派对斯威夫特的不满情绪正在上升,因为她被认为是自由主义者,过去对特朗普批评有加。

保守派的愤怒甚至助长了阴谋论的产生。一些极右人士声称“超级碗”橄榄球赛是被操纵的,斯威夫特正在拜登的支持下通过“超级碗”获得更高知名度。目前,斯威夫特正与“超级碗”参赛球队堪萨斯城酋长队的球员特拉维斯·凯尔斯谈恋爱。还有阴谋论者认为,斯威夫特进入橄榄球圈子是“政府布局的结果”,目的是吸引选民加入民主党,从而帮助拜登赢得大选。

英国《金融时报》今年刊文称,找“霉霉”助选对拜登来说是步险棋。据美国《滚石》杂志网站报道,特朗普曾私下表示,再多当红名人捧场也救不了拜登,他相信自己比斯威夫特“更受欢迎”。然而就在此表态后不久,特朗普2月12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详细列出“霉霉”应该支持他的理由,称他2018年为音乐艺术家们签署了《音乐现代化法案》,而拜登“什么都没有为泰勒做”,他还称自己很喜欢斯威夫特的男友。不过,“霉霉”3月5日在社交媒体发文呼吁粉丝参与总统初选投票时,帖文中并未提到任何政党。

在美国,对于“霉霉”究竟能在大选中发挥多大作用,有不同观点。耶鲁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德卢卡认为,她对选民的影响力有限。一是因为民众已对拜登和特朗普很了解,斯威夫特很难给这些人带来新信息量,以改变他们的想法。二是目前公众在该问题上极度两极分化,能被说服的人很少。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青年研究所执行主任斯万贝克和政策主任海斯则认为,斯威夫特在年轻人中影响力不容小觑,而千禧一代和Z世代占美国选民的近一半之多。

名人、魅力和政治之间的“共生关系”

“名人政治”是指名人利用自己的名气在政治问题或意识形态上影响他人的行为。事实上,美国人对待名人政治的青睐是有传统的,美国名人也热衷于参与政治,无论是音乐、影视、体育明星或是著名主持人,都有机会成为政治名人。比如里根在先后担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美国总统之前,曾参与多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其帅气的外表和个人魅力也吸引了众多支持者。2003年当上加州州长的施瓦辛格此前也是著名演员、导演、制片人、运动员,拍摄了包括《终结者》在内的多部影片。特朗普在当选总统前除了是房地产大亨,在美国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真人秀明星。

著有《名人统治:后现代民主中名人政治的误导议程》一书的作者兼美国记者库珀·劳伦斯表示,在美国的名人政治历史上,共和党名人通常更愿意自己直接参政,而民主党名人更愿意为自己党派的参选人助选拉票。如2008年民主党初选之争,由于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力挺奥巴马,为奥巴马赢得约100万额外选票,在党内初选中击败了希拉里·克林顿。

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网站援引去年的民调数据称,与5年前相比,更多美国人认为名人能够有效地影响公众,这一比例达到41%,较2018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2021年的民调显示,在美国众多著名演员中,58%的美国人表示支持 “巨石”道恩·强森作为总统候选人,30%的人希望看到安吉丽娜·朱莉竞选总统,22%的人则支持汤姆·汉克斯。而2020年的民调数据显示,Z世代美国人认为影星赞达亚、歌星碧昂斯最值得信赖。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随着互联网发展,智能推荐算法、社交媒体趋势等会使话题分布更加集中,对于人物也是如此,体现为有名的人会越来越有名。加之美国互联网禁忌较少,“嗓门大”的人说的话会被迅速炒作、放大,而名人又会为了保持热度不断迎合大众的喜好,这是个相互推动的过程。

美国《时尚》杂志网站刊文分析称:“在美国,名人、魅力和政治长期以来一直是共生的:政客需要选票,选民需要名字,而名人有的是名气……在这场大战中,知名度才是至关重要的。”202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63%的美国人相信名人“只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支持人员”就能成为优秀的政治家。

为什么名人政治在美国如此盛行?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美国“名人政治”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化层面来说,美国文化内核是个人主义,有着“崇尚能人”的氛围,这使得有才能的人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其能力、放大其声音。从政治层面来说,美国嘉年华式的选举政治具有很强的娱乐性,美国选举政治娱乐化是该国政治文化的固有特征。不少美国名人通过其文艺作品,既能满足普通大众的观赏和娱乐诉求,也能满足政界人士对其娱乐功能的需求,还能满足自己对于政界声望的追求。在该过程中,娱乐化政治催生的不仅仅是政界人士利用娱乐,也推动娱乐人物本身转型成为政治人物。

美国Axios新闻网报道称,特朗普2016年的胜选代表了一种“范式转变”,他从纽约小报的报道对象直接登上总统宝座,之前没有任何从政经验,这无疑为通往总统位置开辟了新路线。一方面,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教授林德斯塔德分析称,“局外人身份”通常被视为名人与传统政治的突破。“现在你会看到(潜在竞选者)吹嘘自己没有任何专业知识,这对选民来说很有吸引力,他们能够与此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也有媒体评论道:“决定总统大选结果的关键因素不是谁更懂政治,而是谁更懂网络。”社交媒体在美国选举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通过使用社交媒体,政治人物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获得更多选票”。

美国《纽约时报》前记者、知名政治与流行文化评论人弗兰克·布鲁尼认为,在一个交叉点越来越少、很难找到共同点的世界里,名人是少有的公共或共同叙事中的角色。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媒体心理学讲师莎朗·科恩也表示,反复与人接触会让我们对他们产生认同感,以至于我们觉得自己真的了解他们。因此,名人通常被认为是“属于大家的”,“尽管这可能并不是真实情况”。《时尚》杂志网站刊文称,选民们正对选举出的官员失去信心,政界人士近年来的行为也低于人们的期望值。因此,为没有从政背景的人投票看上去似乎很荒谬,但选民们的逻辑是“他们(名人)真的会比我们看到的(选举官员)更糟糕吗”。

“美国政治衰落的标志”

谈到“霉霉”助选,在美国有不少声音认为,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是需要在一些政治议题上进行表态的,“娱乐政治化”很有必要。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校报网站刊文称,名人不仅是普通公民,他们在社会上占据稀有地位,名人的言行可以影响其他公民的言行,名人的表态也能提升民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不过,美国“保守者”网站刊文称,自2016年美国大选以来,与美国社会几乎所有事情一样,好莱坞正变得政治化。明星们穿着印有总统竞选口号的礼服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名人的社交媒体变成对社会正义的诉求。“美国需要政治家来治理国家,需要演员去表演,而不是让演员去治理国家,让政治家去表演。”文章认为,如今电视节目已变为“左派”通过名人推动议程的一种形式。

美国佐治亚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卡思·穆德认为,名人政治是“美国政治衰落的标志”。他认为,随着美国政党日益两极分化,两党几乎完全迎合其支持者中最激进的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媒体充当最激进政客的扩音器,忽视了剩下的越来越少的温和派。媒体想要“对立阵营”的大声疾呼和直言不讳的政客,并与此同时谴责这种两极分化,煽动民众对能够“拯救”体系的政治局外人的兴趣,而这就是名人介入的地方。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浩分析称,名人政治现象折射出美国民主政治正在加速衰败。政治选举娱乐化、竞选动员极端化、价值观对立尖锐化和阴谋论盛行带来的“后真相”化,将进一步动摇美国民众乃至国际社会对美式民主政治的信心。《泰晤士报》评论版特约编辑杰西卡·贝内特认为,在社交媒体兴起的早期,人们能够成名是民主化的体现。但美国现在追逐影响力的文化已经失控,而真相在此过程中消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