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了一例极为罕见的病例。
患者是一位68岁的老伯,三年前曾接受心脏起搏器置入手术,术后恢复良好。老伯上山铲草和砍树时,感到起搏器囊袋处疼痛和红肿。他当时仅自行涂红霉素药膏处理,但症状并未好转,仍然继续从事日常农活。然而,在一次用力干活后,起搏器竟然“跑”出了体外!老人遂立即就医,经判断存在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医院多学科专家会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最终协作接力完成两次手术治疗:先在老伯胸对侧植入新的起搏器,随后成功摘除“跑”出来的起搏器并清创和修复临近皮瓣。术后老伯未发生任何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
什么是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就是一个人为的心脏“司令部”,随着医学的发展,体积越来越小巧,就像一块扁平的怀表,它是由电池和电路组成的脉冲发生器,能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起搏电极导线传输到心房或心室肌,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
安装起搏器后要注意什么?
避免穿紧身上衣,减轻对埋植起搏器处皮肤的刺激。 如果出现心悸、头晕等情况,应及时到附近的医院就诊,并做心电图以分析检查结果。 术后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体育锻炼。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提重物、大幅度活动、急促运动,还要确保外出旅行时随身携带植入卡。 为了不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电话与起搏器之间最好保持15cm以上的距离,并尽量使用离起搏器较远的一侧耳朵接听。
尽量避免接触高磁场和强电场的设备或滞留在周围。 定期复诊。植入起搏器后1、3、6、12月都必须按时复诊,1年后每年仍需检查1~2次;接近更换期或起搏器电量耗尽时更要及时复诊。
装了起搏器并不意味要远离体育,只不过年龄偏大的患者我们不建议剧烈运动,适当的散步、打太极还是可以的。
来源:综合广医四院、广州日报、家庭医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