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撤侨任务的中远海运“新厦门”轮舷梯上挂着“祖国欢迎您回家”条幅。
莫先生从战火纷飞的黎巴嫩安全撤回国内已经一个星期了,但撤离前的紧张和惊险,与撤离时一幕幕终生难忘的场景,仍萦绕在他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危难时刻,祖国的强大显得尤为重要。感谢祖国和各方人士对我们的帮助!”莫先生感慨。
2023年到黎巴嫩从事太阳能生意,莫先生住在南部城市赛达。他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本轮巴以冲突爆发近一年的时间里,黎巴嫩的局势都比较稳定,但在9月逐渐恶化。
“从9月23日星期一开始,以色列就开始轰炸真主党的区域,不管有没有平民都炸。”当天,莫先生吃完饭后返回住处,附近的一条街道发生了爆炸,街道上突然就挤满了车,同时还看到周边城市爆炸的消息。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感瞬间涌上了他的心头。
得知以色列发动袭击,大批黎巴嫩南部民众开始驱车前往北部相对安全的地带。莫先生说,当时赛达街道上的景象相当混乱,车辆已经不按交通规则行驶,只是不顾一切地往北开。如果这时以色列的炸弹落下来,惨状难以想象。平时开车10分钟的回家路,他走了足足3个小时。
车顶覆盖五星红旗。
莫先生的住处位于当地山上的基督徒居住区,山下的“真主党区域”遭到以色列轰炸,他在自己的房子里能感觉到震动,接着就看到山下一股白烟缓缓升了上来……
周女士已经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生活了12年。在她眼中,黎巴嫩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民友善,然而,无情的战火使她不得不与这个美丽的国度暂时作别。
9月28日,以色列开始轰炸贝鲁特的“真主党区域”,周女士的家距离这片区域大约15分钟车程。爆炸声持续了一整晚,把家里的玻璃也震得发出响动。周女士一夜没睡,脑海中盘旋的是真实的恐惧。
第二天,她就收到了中国驻黎巴嫩使馆发布的撤侨通知,要求当晚登记,次日撤离。时间非常紧迫,周女士连夜收拾行李,并给中国使馆打电话询问撤侨相关事项,都得到使馆工作人员及时耐心的解答。
第二批黎巴嫩撤侨同胞在贝鲁特机场准备出发。前排左五为戴先生。
9月30日中午1时许,周女士乘车抵达了中国使馆指定的集合地点。使馆工作人员告诉大家,必须等名单上的人都到齐了才能出发,一个都不能少。接下来的近4个小时里,不断有同胞抵达,现场的中企负责人协助清点人数,核对证件信息,分发矿泉水,指挥大家上车,准备前往贝鲁特港撤离。“我和现场工作人员都是初次见面,但那一刻,我觉得我们在场的每个人就像一家人,那么亲切。”周女士说。
戴先生是被安排10月1日第二批乘飞机撤离贝鲁特的。9月30日第一批同胞撤离时,他在楼上拍下了大巴车顶贴着五星红旗的视频,爆红网络。戴先生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虽然他们是第二批撤离,但同胞们在撤离过程中表现得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自觉地逐个排队上车。
担第二批黎巴嫩撤侨任务的中国国航客机机舱内情景。
更让他感动的是,抵达贝鲁特机场后,他要上洗手间,一位使馆的工作人员把他送到了洗手间门口,并等在那里,又把他送了回去。“在撤侨这样千钧一发的时刻,使馆工作人员怕我们走丢,不能落下任何一位同胞。”
步入撤侨的中国国航客机时,眼前的景象也令他难忘。看到机舱内是清一色的中国乘务员,戴先生此前起伏焦虑的内心瞬间平静了,“我们知道我们安全了。因为之前并不知道是中国的飞机,只知道是专机。”
侨同胞在“新厦门”轮前排队登船。
当地时间10月1日凌晨3时许,莫先生和周女士等69名在黎巴嫩中国公民和11名外籍家属在贝鲁特港集装箱码头登上中远海运“新厦门”轮,撤往塞浦路斯。
周女士的女儿在黎巴嫩长大,最喜欢看的电影是中国的《战狼2》。周女士感慨,在码头登船时的场景就如同《战狼2》电影片段的再现,但眼前的一幕幕既不是做梦,也不是电影,而是正在经历惊心动魄的撤侨行动。
当“新厦门”轮舷梯上挂着的“祖国欢迎您回家”条幅映入眼帘,周女士情不自禁地红了眼眶。“我相信在场的同胞都一样,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那一刻,我们更加相信,祖国是我们海外中国公民最坚强的后盾。撤侨行动需要调动协调各方面工作,能如此顺利地进行,就是因为有我们强大的祖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